aflc

“苏超”明年会“熄火”吗

来源:新民晚报

2025-11-04 20:14:55

首届“苏超”爆火,交上了一份“现象级答卷”——超243万人次现场观赛,超20亿人次线上围观,带动文旅消费380亿元。决赛落幕,热闹散场,“苏超”站到三岔路口。万一走错路,就有“熄火”的风险。



第一条,是内卷之路。捡起“金元足球”的伎俩,砸钱引援、加码囤人。要是把“苏超”打造成“迷你中超”,让银行经理对抗职业梯队,大学生防守退役国脚,那些动人的小人物逆袭故事,恐怕都会变成“鸡蛋碰石头”的尴尬。一旦因为内卷丢了初心,有多少钱也买不回来。

第二条,是摇摆之路。既想守住草根口碑,又想靠专业博流量,规则忽左忽右。今天说“限制职业球员”,明天又放宽名额;这边喊着“全民参与”,那边又给强队开“引援绿灯”。想要两边讨好,只会两边踏空,哪边都不待见。摇摆不定是大忌,定位模糊必翻车。

第三条,是正本之路。先留住地道的原味,再加一些新鲜配菜,招揽回头客。官方数据显示,“苏超”516名注册选手中,65%是教师、学生、快递员等各行各业足球爱好者。稳住“65%草根球员”的基本盘,守牢“每队职业球员不超3人”的红线,在文旅商体展的融合体验上做加法。比如,举办“草根球星见面会”“城市足球夜市”等,吸引更多人一起来玩。核心逻辑很简单:专业,是锦上的花;草根,才是“苏超”的魂。

三条路,哪条能延续快递员、村支书、小学教师们的热爱,哪条能放大球场边、屏幕前你我他的欢乐,哪条就是正道。

说到底,“苏超”的价值,不在于给中国足球输送多少球星,而在于让多少人爱上足球;“苏超”的核心竞争力,不是专业水准,而是“人人可以参与”的包容性。守住草根,“苏超”就不会凉;不忘初心,流量就不会散——这也许就是“苏超”能走得更远、火得更久的密码。

作者:曹刚

编辑:施雨

编审:潘高峰

声明: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真实性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刪除。
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JRS低调看直播版权所有。